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如果選擇一支有人性的手機,是消費者選擇了一種人性的生活方式,那麼當一個品牌選擇了一家血汗代工廠,他們選擇的又是什麼?

[苦勞] 韓Hydis勞工突襲永豐銀 讓行員們都驚呆了!

張貼者: Catta 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South Korean workers dash into SinoPac Bank to protest S. Korean workers from Hydis came to Taiwan protest against the shut-down plan of the company. 原文:http://www.coolloud.org.tw/node/81950 2015/03/27苦勞報導王顥中苦勞網記者 Hydis工人突襲永豐銀行東門分行,占領大廳呼喊「撤回關廠、解雇」口號。(攝影:王顥中) 銀行員驚呆了。(攝影:王顥中) 韓國Hydis工人結束在永豐銀行總行一整晚的夜宿,今天(3/27)一早突襲前往位於信義路上的永豐銀行東門分行,占領銀行大廳呼喊「撤回關廠、解雇」口號,力圖讓資方深刻「有感」,無法再對勞工的訴求視而不見,要逼永豐餘總裁何壽川出面。占領行動約維持了兩小時,隨後返韓回歸反關廠的主場抗爭。 Hydis工人的占領出其不意,其中一名工人先脫下外衣,裡面穿著寫有「何董事長(指何壽川)不要關廠」字樣的T恤,以韻律舞蹈配合「撤回關廠」、「撤回解雇」等口號展開。銀行工作人員起初不以為意,隨後數十名工人立刻加入舞蹈行列,將整個大廳占領下來。由於形勢突然,永豐銀不得不熄燈暫停服務,分行法務經理除報警排除抗爭者外,也聲明將提出民事告訴。現場警方二度舉牌,警告抗爭者涉嫌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藉端滋擾公司行號」,以及《刑法》妨礙自由,但由於不諳韓語、且不認識韓國工人,只能唱名到場聲援的臺灣工運團體人士警告,甚至一度擺烏龍喊出未到場的名單。但本次行動是由韓國民主勞總全國金屬工會與韓國勞總全國金屬勞動組合聯盟偕同旗下Hydis工人會員主導,臺灣各團體皆僅是到場聲援。 Hydis工人禹富基表示,此次行動絕非要為難永豐銀行的基層工作者,而是希望同作為永豐餘母集團旗下的勞動者以及臺灣公民能夠看到資方打壓勞工的真實面貌。 禹富基說,Hydis惡性關廠將導致現有的335位基層勞工立刻失業,「如果我們現在停止抗爭,資方未來也可能用一樣的方式對待臺灣勞工,不希望臺灣勞工遇到跟我們一樣到處境。」 占領行動維持了近兩小時,最後工人們合唱中文版《勞動者戰歌》後宣佈結束今天的行動,臨離去前,他們以韓國正式的「跪拜禮」向近來為他們提供協助支持的臺灣團體、民眾表達感謝致意。在臺抗爭期間,在韓的Hydis工人也同步進行抗爭中,Hydis位於利川的生產線將於3月31日關閉,來臺工人下午將暫時返韓回歸抗爭主場的隊伍中。 禹富基說,Hydis關廠案目前已經引起韓國政界關注,但工會不希望此事被理解為臺韓兩國的紛爭,因為勞工的被壓迫處境是不分國籍的。禹富基強調,若何壽川仍遲不出面,勞工未來必定再度來臺,升高抗爭規模。 Hydis工人為何來台抗爭? Hydis原屬韓國現代電子,主力生產廣視角(Fringe...
南韓工人在台抗議永豐餘關廠 original post: http://www.chinapost.com.tw/asia/korea/2015/03/25/431960/S-Korean.htmS. Korean workers protest factory closing By Stephanie Chao, The China PostMarch 25, 2015, 12:05 am TWNTAIPEI, Taiwan -- Workers from South Korean company Hydis, which was combined with Taiwan's E Ink Holdings Inc. (元太科技) in 2008, protested in front of the Labor Ministry yesterday against E Ink's closing of their South Korean factory.E Ink is a subsidiary of Yuen Foong Yu Group (永豐餘集團).The workers issued a petition at the Ministry...
透视2015春季罢工潮:从工人立场看公积金新政【工评社2015年3月28日述评】3月以来东莞、中山等地连续发生多起千人以上工人罢工事件,都与这些地方住房公积金的新政策(本文简称公积金新政)有关。目前媒体报道的就有五个大厂轮番罢工:东莞大岭山的兴昂和兴雄鞋厂传8千工人罢工、东莞高埗裕元新三厂近3千工人罢工、东莞黄江的宝成精诚科技上千工人罢工、中山坦洲欣昌鞋厂数千人罢工[1]。这些罢工也有部分与工厂合并求偿、要求改善待遇有关,但这些罢工与同时期其他罢工不同的是,它们都与近来的公积金新政有关。我们认为,目前的罢工潮还只是初步现象,由于公积金新政切走了工人的一块利益,势必引发广大工人强烈反击。悲观地看,中山和东莞的公积金新政代表了一种趋势,还与资本家历史欠账问题紧密相关。下一步工人应当考虑切实可行的对策,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工人更有策略和组织的集体行动。我们要透过热闹的罢工潮梳理头绪,思考对策,关键是搞清楚公积金新政究竟是指什么、它与工人利益之间究竟有哪些关系。但是要说透公积金新政,就得首先谈谈“公积金”本身意味着什么——对于不同的阶级,比如对于外来打工者、中产市民、大老板和政府,公积金的用途还真是很不同。公积金的用途与工人现实“公积金用来干嘛?”貌似废话,政府立法设计它,当然是让人能用它买房或租房。不过设计归设计,真正落地的公积金其实与社会上大多数人——多数的打工阶层无缘,更多是在中产阶层(白领、小资等)市民买房或长期稳定的租房时,才会发挥作用。即便有少数长期稳定工作的工人和职员可能需要公积金支付房租,如果积蓄较多也有余力提款买房,但他们仍会在子女教育、社保、就业等方面碰到打工所在地的户籍限制,所以真正买房的普通外来工比重很小。因此公积金的受益者,主要是中产水平的市民和职员。公积金对于基层工人来说——不管你恨不恨它——它其实早就成了一笔类似自我救济的强制个人储蓄,很多工人在急需用钱时或者离职(也就是暂时失业)时把它提取出来,少则缴一年也就相当于一个月工资,多则也就几个月工资,说多也不多,说少也能解一段时间之需。而且关键是这笔钱明明就是工人自己的(之前能提取的也就只是自己工资扣的那点钱,大多是最低的5%),相当于资方延迟支付给工人的工资。虽然管你愿不愿意一律强制缴纳,提取还要预约,还要工作日去排队,但好歹离职时还能提出来。所以,公积金也就是这么回事了。对于普通工人来说,公积金之所以成了鸡肋,除了房价太高而工资太低、微薄的公积金无济于事外,提取的困难、工人的流动性、异地转接延续麻烦等等至今都很成问题,使得租房也很难用到公积金。对当地买不起房,又住工厂宿舍的不少工人而言,缴公积金更显多余。至于大老板,他们买房根本不用公积金房贷,直接提钱刷卡消费。但是公积金对整个资本市场却大有好处,这一点后面再说。现在先要搞清楚东莞公积金新政如何影响工人的这笔“强制的个人储蓄”。从工人角度看公积金新政东莞的公积金新政究竟是什么?目前主流媒体谈论罢工潮时,一般是说3月1日起实施的《东莞市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规定》[2]引发了工人抗议。但从政策推行的逻辑看,公积金新政的核心其实是公积金个贷新政策,即今年1月26日起实施的《东莞市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方法》[3]。公积金提取新规其实是为这个公积金个贷新政服务的。这一点很关键,但我们稍后再说,先看对工人利益有直接影响的新提取管理规定——它究竟“新”在哪?主要有三点:1/3月1日以后缴纳的公积金,离职不得提取。只有买房/还房贷、在东莞市租房、退休、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离职、离开中国大陆定居、吃低保或患重大疾病等情形,才能提取使用。(见该规定第5条及有关解释[4])2/租房提取的每个月公积金不高于职工当月缴存额(包含单位+个人两部分)的60%,且最多只能提540元,而且提取之后要隔半年才能再次申请提取公积金用于租房。(第8条及有关解释[5])3/租房手续简化,无需租房合同、租金发票或税票,只需身份证和提取转帐账户信息即可(第21条)。但要注意如果发现工人虚构提取情形、用假材料骗提公积金的,将被全额退回,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第17条)。上述三点,对于工人来说,最大影响正是第一点,因为如前所说,大多数打工者都把公积金当做离职时提取的一笔储蓄。他们大多数人无法买房定居、不少人又不租房(住工厂宿舍),那么不能提取就意味着这笔存款被冻结了。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提及工人可以用公积金购买自己户籍所在地的自住住房,看似很美,但已有律师指出,现行住房公积金没有办法跨省转移,所以员工离开东莞要将公积金账户迁移到其他城市,不具有可操作性[6]。然而,这种情况下公积金仍保持着强制缴纳的性质,又无法提取,实际上还无法转移,无异于强制抽税,说白了就是国家打着公积金的幌子明抢工人的血汗钱。所以必然引发工人众怒。而上述第二点在使用公积金租房的那部分打工者看来,也非常荒谬,因为一次最多只能提540元、还要隔半年才能再次提,意味着一年最多也只能提1080元,相当于平均每月房租才付了90元。这个数字,别说那些住在闹市区房租上千元的上班族,就是住在工业区房租四五百块的工人来说,也纯属扯淡。但是当有网友质疑按新政租房提取公积金严重不足时,东莞市公积金中心人员却像复读机般回应:这是因为中央相关文件规定“各地可根据当地制定实施细则”。但根据新提取管理规定第八条,政府对公积金支付房租的政策定位就是“补充资金”[8],也就是一开始就暗示了“不要企图依赖你们自己的住房公积金来支付房租,能补充一点房租就该知足啦”。最近有劳工评论误以为租房手续依旧麻烦[9],没注意到新政的上述第三点,其实是已简化手续、响应了今年1月28日三部委联合出台的新规[10]。但现在看来这一点已无关紧要,因为相当于每月提90块钱付房租、而且还要隔半年才能提,如此领会中央精神的荒诞新规,堪称黑色幽默。连用来租房都杯水车薪,更别提让工人买房了,这样的住房公积金新政在工人看来就是种冠冕堂皇的抢劫行为。工人当然不答应!工人的态度,就是用罢工来回答。那么,公积金新政究竟是要干什么?这得回到公积金新政的真正核心——今年1月26日起正式施行的新个贷方法——明白了它与上述新提取管理规定之间的关系,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公积金新政:借无产者的花,献房地产的佛新个贷方法全称《东莞市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方法》,即为了用公积金推动房贷购房。而在当前宏观经济中,房地产是事实上的支柱产业,依赖房地产企业生存的行业达到数十个之多——一个房地产项目可能涉及到包括市场研究、前期定位、土地获得、规划及设计、建筑施工、市场营销、销售、物业管理、法律咨询等诸多环节,而上述环节全都依赖房地产开发企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在外来工/流动工人在很大比例的沿海城市(例如东莞、中山),要促进个人公积金房贷,存在着一个矛盾:释放公积金额度的同时需要保证公积金资金池充裕,而大量工人换工作频繁带来的提取公积金频繁,不利于资金池稳定。以深圳市为例,根据官方数据,2014年四个季度公积金开户数分别为22万、33万、41万、28万户,同时却还有销户数分别为6.3万、7.7万、7.4万、6.6万(即6、7万人次),非住房消费提取金额分别约占每季度提取总额的1/9、1/7、1/8、1/8(均有4~5亿多元钱)[11]——不难想到其中很大部分是员工离职提取所致。所以,如果资本家集团要扩大公积金个人房贷规模,在流动工人众多的沿海城市就要克服这个矛盾,就要借助政府强制力禁止工人离职提取公积金。而东莞的公积金个贷新方法,正是要放开公积金额度、鼓励房贷。根据新政,取消“可贷额度不超过账户余额8倍”限制;个人和夫妻最高房贷额度由46万和66万,分别提高到48万和70万;申贷条件由汇缴满12个月缩短为6个月,房贷门槛降低。有一点特别引人注目:规定异地互贷须为东莞户籍,专业机构评价为“关于户籍限制更为严格,耐人寻味”,除开外来工流动性大,近年来经济转型、扫黄、经济大环境下滑等因素导致东莞人口流失严重,故政府有意通过公积金个贷新政吸引人口落户东莞[12]。值得一提的是,东莞公积金提取新规被南都称之为“该市史上最严格的提取政策”[13]——可是工人显然不可能因此落户东莞,只有收入较高买得起房的人有可能落户东莞。这就清楚了,东莞公积金新政肩负的使命是:一手截留外来工的血汗钱来保证公积金资金池充裕,另一手降低公积金对中间阶层的放贷门槛,吸引他们在东莞落户置房以稳定楼市。根据东莞市官方数据,2013年公积金提取额与提取人次分别大增62.3%和24.8%,可是个贷金额与放贷户数却分别同比大减28.7%和近49.8%[14]。更有材料佐证2012~2014年东莞市公积金每年新增贷款大幅下降[15]。其中,2014年每个月的公积金提取额波动很大,当月新增贷款所占比例却都很小,例如6月公积金提取额最低、之后大幅上升,但新增贷款所占比例仍很低(6月仅0.2%,7、8月也仅为7%、21%)[16]。虽然我们找不到东莞公积金销户数据(恐怕比深圳的情况更严重得多),但可以合理推测,公积金个贷占提取使用比例如此之低,相当大一笔提取恐怕是离职员工。一个微妙细节是,数据显示2014年春夏以后公积金提取量大幅增加,正对应东莞裕元鞋厂大罢工激发的工人追讨历史欠账兴起时期。罢工潮、大量劳动人口流失及经济下行,促使东莞比其他城市更想盘活公积金这块四百多亿元的资产以拉动经济——据官方统计,截止2014年的缴存总额为434亿元,当年共支取51亿元,但新增贷款仅为13亿元、贷款总额也仅为19亿元[17]。其实,早在公积金新政刚出台、还没实施时,东莞的众多房开商就充满期待鼓舞了,纷纷认为“公积金新政的出台后,在一定程度推动了楼市成交”;“东莞公积金新政正式实施后,将增强东莞楼市的信心”[18]。为了稳定公积金资金池,禁止工人离职提取的新规,正是与新的公积金个贷方法配套的。也许有人认为,公积金新政不止有利地产资本,也有利市民买房,恐怕不好一棒打死。这当然有道理。但问题关键在于,政府单方面决定剥夺外来务工者以推动市民借贷购房,使自身及地产资本成为最大赢家的同时,也在加剧市民与外来工的利益分化乃至对立。说到底,公积金新政虽也有利于房贷者,但它首先反映的是众多房开商的利益和心声,而新个贷办法去年多次修改和征求媒体意见,经过了有关受益方的讨价还价,却根本没有问过工人。结果,公积金个贷办法与绝大多数外来工无关,与此配套的公积金提取新规更抢走了工人这笔“强制储蓄”,工人阶级完全是公积金新政的牺牲品。东莞工人抗议公积金新政的斗争,已经不是个别企业的劳资斗争,而是一场真正的阶级斗争:剥夺的一方是东莞地产资本家集团和政府,抗争的一方是全体反对公积金新政、同时继续向工厂资本家集团追讨历史欠账的东莞数百万工人,政府还充当着打压工人罢工、维护掠夺政策的打手角色。工厂老板是公积金新政的冤大头吗?...

[聯合] 寶成越南鞋廠 8萬多人大罷工

張貼者: Catta 2015年3月28日 星期六
寶成越南鞋廠 8萬多人大罷工2015-03-28 04:47:42 聯合報 記者蔡昕穎、蘇木春、邱莞仁/連線報導疑似不滿退休制度,台灣寶成鞋業位在越南平政縣的寶元鞋廠,廿六起日傳出大罷工。全廠區八萬多名員工在廠區集結,要求雇主增加退休福利,鄰近台商人心惶惶,擔心稍有不慎讓罷工事件星火燎原。寶成工業總部表示,緊急調動其他廠區生產線支應,才未造成損失,業者已要求工會、政府三方一同協調,避免事件擴大。寶成執行協理兼發言人何明坤表示,事件主因是部分越南勞工不滿當地政府新修訂的社保法,少部分人情緒較激動,才停工放假一天,但當地無大規模暴動,也無人傷亡。寶成工業表示,該廠區約有八萬名員工,主要代工鞋類產品,廿六日因當地政府頒布新的社會保險基金提撥措施,部分員工情緒激動,憂心未來領不到保險金;為避免事件擴大、影響其他廠區,廿七日順勢讓員工放假一天,廿八日正常上班,希望事件能和平落幕。發跡於彰化縣的寶成鞋業,以製造草鞋、涼鞋起家,後來發展鞋業代工,一九八○年代在越南、印尼等地設廠代工,國際知名運動鞋品牌NIKE、愛迪達等皆出自寶成。越南當地台商表示,該廠區員工約有八萬人,廿六日先是零星罷工,昨天擴大到整個廠區。初步了解原因,是越南政府的勞工退休年齡,從五十歲...

[中央社] 越南鋼廠意外 台塑:承包商三星負責

張貼者: Catta 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
越南鋼廠意外 台塑:承包商三星負責發稿時間:2015/03/26 11:23 最新更新:2015/03/26 12:36台塑越南河靜鋼廠25日晚上8時發生鷹架倒塌意外,已 知14人死亡、30人受傷。事發後,當局立即調動人力到 現場搜尋受困人員,目前救援工作仍持續進行中。 (取自越南新聞網站) 中央社河內傳真 104年3月26日(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6日電)台塑企業表示,越南河靜鋼廠施工鷹架坍塌,目前已知有39人送醫院,其中12人不幸死亡、27人救治中。台塑指出,韓國三星公司位於台塑河靜鋼鐵公司工地內的沉箱預製廠3月25日19時52分,發生滑模施工架自15公尺高處墜落意外,施工架上工作人員隨施工架墜落。台塑強調,自發生事故後,三星公司已投入200個以上人力,搭配現場數台大型機具積極投入救災,越南河靜省官員、工安也分別到醫院,及工地了解情況,協助搶救受傷人員。台塑說,工地現場仍在清理中,預定今天可清理完成確認傷亡人數,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1040326越鋼事故 台塑:...

[中央社] 亞洲財經:台商在陸生存漸難

張貼者: Catta 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亞洲財經:台商在陸生存漸難最新出版的亞洲財經報導,隨著中國大陸經濟轉型,以勞動密集型工廠為主的台商在大陸的重要性正下降,生存越來越困難。4月號亞洲財經刊登了多篇有關台商在大陸經營所面對的問題和個案,當中一篇題為「台商在大陸生存越來越難」,作者署名紀碩鳴。這篇文章說,新年伊始,就傳聞台商群聚最多的廣東東莞(高達6000家廠)出現「倒閉潮」。以為數眾多的中小型鞋廠為例,不僅早在農曆年前就有多家廠「放假關門」,農曆年後更出現多家廠「不開門(棄廠)」;其他大型鞋廠如裕元工業(員工多達10萬人)等也大量裁員。文章表示,從經濟基本面分析,當前大陸正面臨成長與通貨膨脹雙低的發展格局,而台商在大陸沒有優惠並與外商同等的情況下,還不如遷往東南亞。香港台灣工商協會副會長陳自創說,他熟悉的一家生產LED蠟燭燈的台資企業,訂單來自日本,但工人來應聘,開出天價,加上基本的「五險一金」,工人的工資高出台灣的工人,不如把廠遷回台灣。所謂「五險一金」,是指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5類保險,以及一類公積金。報導引述廣東的台商說,目前的經營情況很困難,大部分台商要面對環保、消防、住房、保險、勞動法等法規,壓力愈來愈大。以廣東東莞為例,當地原有「世界工廠」之稱,鼎盛時期,台...

合作經濟的可能性

張貼者: Catta 2015年3月14日 星期六
按:本文為杜光宇於2014年9月及12月時,整理出的經驗與心得。 合作經濟的可能性 文/杜光宇團體關係最近有一本勞工自主企業的書,其實社運團體早就該實行這種方式了,唯一的差別是在這樣的團體裡面還是要有所區分,因為有些人是以一種合夥的心態進入的,那就是夥伴,對於夥伴的定義就是資源共享,包括以後生老病死都要一起扛在肩上,但同時對於這團體的付出也不能太計較個人,而必須以整個團體的利益為考量,另一種就是合作,也就是介於受雇者及夥伴之間,這可以是一種理性的選擇,如果只是合作,當然團體比較重要的位置或資源就不可能放出來讓合作者參與,當然不管是合作或合夥都不能算是受雇者,所以這種情況這些人沒有老闆當然也沒有人能開除對方,唯一的差別只在於合作可以自行決定是否要進入合夥的關係承擔較重的義務,但同時也因此夥伴也必須保證不能讓合夥人陷於衣食無著因此在社運的路上難以為繼的...